愛培學校助自閉兒 度身訂造教學法改善社交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6/12/15 18:38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0

分享:

分享:

(左)家長Ada與文麗萍校長合照。在愛培,家校合作更重要,因為學校所教的方式,同樣需要家長在家應用。(受訪者提供)

英、美等國家,ABA(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)應用行為分析教學法早應用在主流學校,幫助自閉症兒童改善社交、情緒、行為等問題,助其融入日常生活。2007 年創校的愛培學校,為全港第一所專為自閉症兒童而設的註冊小學,71 名離校生中有 33 名學生順利銜接到主流學校就讀。

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,2013 年共有 5,200 名 15 歲以下患有自閉症之學童,比較 6 年前統計數字升幅倍增。愛培學校是由愛培自閉症基金支持營運的私立學校(每年學費$264,000)。校長文麗萍表示,台灣亦有應用 ABA 教學法,專門為自閉症兒童而設的學校。她稱:

教育局的網址都承認此方式是對自閉學童最有效。

愛培學校推行小班教學,每班由最少兩名教師教導最多8名學生(每名教師需接受 420 小時的「ABA 應用行為分析」治療培訓);除了授課外,更需要為每位學生訂立學習目標及時間表,從密集訓練糾正其行為,有系統為每名學生度身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法。

愛培用的是英國主流教育課程,以主題學習為主,因為小班關係,同一授課內容,各同學手上的工作紙也有程度分別。(羅惠儀攝)

提醒孩子保持良好行為的圖表,令學生有目標延長其習慣性行為。(羅惠儀攝)

課堂內有主老師,旁邊有另一老師負責記錄每位學生學習進度。(羅惠儀攝)

【延伸閲讀】棄投行百萬年薪 做全職爸爸重塑子女關係

訂定行為計劃

校長播放了數位學生個案的片段:由入學做評估,發現其在課堂不同的行為,老師慢慢對症下藥用合適方法糾正,然後看到學生改善過來。

這些個案顯示,要改善自閉兒的行為問題,老師需要時間觀察,再針對性作個人計劃(每個月更新)相當重要,對家長或是學生本身也有種推動力;事實上,行為治療目的,是要為孩子製造習慣,並延長其專注力。

製造習慣行為

現時學校分5至6歲(一年級)、7至8歲、8至10歲,及15至18歲以就業為導向的班別,沿用英國教育課程,以主題學習為主。由一年級開始共修讀14科,中英數外,還會教學生自理、獨立能力,讓學生可實踐,如去洗手間、乘車禮儀,這對自閉學生特別重要--在日常生活中,自閉兒各有令父母難以理解的行為,像怕剪髮、看牙醫,學校會在課堂自製情境,讓學生有經驗面對。

有孩子很怕街上一些聲音,我們會錄起突然播出來,當然,會給他知道會播出這些聲音,慢慢讓他可以獨立面對。

學校不時會帶學生出外活動,像看電影、飲茶,以及一年一度宿營,讓學生面對更多突發環境;教師每每需要花更多時間跟家長一起了解孩子面對的問題,然後逐步糾正。

文麗萍說,現時大部分學生在校半年至年半便可成功銜接主流學校,亦有留校3至4年;視乎學生程度,若落後數月亦可嘗試讀主流:

整體上,他們的行為不會被他人孤立,招來欺凌,像有孩子愛自我刺激,喜歡一個人笑,這很易令他受欺凌,因此管理情緒很重要。

去年愛培亦安排學生考TSA,試卷並沒有調適,純粹是校方想學生嘗試考試經驗。(羅惠儀攝)

家長:孩子懂得聽指令

Ada 7歲的兒子Ethan(化名)原本就讀國際學校,約4年前被評為有自閉傾向,並有發展遲緩,在學校一直不太聽懂老師指令,最後不獲直升原校,她遂安排兒子入讀愛培。

轉讀愛培學校一年半後,Ethan已經能重回主流,在另一國際學校就讀,並且主動結識朋友。

他以前是十問九不答,現在已經懂得自行去洗手間、收拾玩具,對指令會有反應。

(左)家長Ada與文麗萍校長合照。在愛培,家校合作更重要,因為學校所教的方式,同樣需要家長在家應用。(受訪者提供)

給予學生清晰的行為指令,他們知道有何獲益。課堂上不時見到老師手上有計時器,並時常有貼紙示意好行為,對學生有更大鼓勵作用。(羅惠儀攝)

【其他熱話】聖保羅書院男校女生 校園情緣變兩代三傑

【其他熱話】夫婦為女兒教育分居港日 只因香港教育過分催谷

【其他熱話】聖保羅男女中學「雙軌制」 校長解答蒸蝦答案

撰文 : 羅惠儀 TOPick記者